读书: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典主义到近现代

作者:密小斯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典主义到近现代

关于欧洲建筑历史和知识的通俗读物。将建筑的历史背景,起源,功能,特点,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枯燥且有逻辑,同时配以简明有趣的图辅助理解。作者常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展开介绍,很有意思。我这种外行人表示学到了很多,能试着开始去理解建筑,进而欣赏建筑。阅读这两本书之后,我一方面积累了些欧洲建筑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学会了欣赏建筑的一些方法论:从材料,功能,历史人文,物理结构多个角度切入。在欧洲旅游的时候,不再是一脸懵逼了,很喜欢。

牢记古希腊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说的:

建筑的三大终极定律:坚固,美观,实用

这本书的笔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各种建筑风格/元素笔记
  • 具体建筑作品笔记
  • 整体概览图

重点挑了我喜欢的或者熟悉的建筑内容做笔记摘抄,至于偏现代的建筑,也没怎么看过,做了笔记也没有印象 😢,很多就略过了。。。

建筑风格/元素

是什么 时间 为何产生/历史背景 特点/风格 运用/发展
神庙 公元前9-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人心目中神偶尔居住的地方。古希腊人是相信世界上有神的,但是神和人并没有地位上的高下之分,只是能力更强大一些。 从氏族领袖的住宅改建而来,规模不大,与住宅相似 有的神庙中间纵向加一排列柱,以增大宽度;有的建筑外侧有外廊
几何学与数字比例 公元前9-公元前2世纪 古希腊崇尚理性主义,认为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要符合几何学才会有一种和谐的美感 黄金分割法,几何图形 柱式中的比例,神庙立面的黄金螺旋比例等
柱式 公元前7-公元前5世纪 早期古希腊祭祀主要在室内举行;到了后期,圣地的活动多转移到了室外,圣堂是活动广场的中心景观,外观气质很重要。
当时的建筑主要材料是大理石,便于雕刻,但不能做出很大的跨度。所以只能通过在建筑周围布置一圈的柱廊来增加层次感和变化。
固定的比例和使用规定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西西里):代表男性,较粗壮, 宽高比大约1:5.5,檐部厚重(约为柱子高的1/3),没有什么装饰,外形明朗的高浮雕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小亚细亚):代表女性,较修长,宽高比约为1:9,檐部轻盈(约为柱子高的1/4),柱头布满细密雕刻的漩涡,像一双大眼睛或者小姐姐垂下的秀发,较浅较柔和的浅浮雕
雅典卫城Acropolis 公元前6世纪左右 顾名思义,用来保卫城市,防卫外地。一般会建在城市的最高处。平时作为公民祭祀和举行庆典的场所。如果打仗时,战况不利,所有人都会躲到卫城里,跟敌人打消耗战。后来守护神崇拜盛行,卫城变成了守护神的圣地,在最突出显眼的地方,建造守护神殿。 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混合使用:为了解决地面高差。地势低用修长的爱奥尼柱式,地势高就用短粗的多立克柱式。 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西侧六根女郎柱,把女人的身体直接当作柱子的装饰。
公共建筑 公元1世纪前后 罗马国立强盛,出现了很多供普通老百姓使用的场所,增加了对大型公共建筑的需求 角斗场,浴场等
拱券技术 公元1世纪成熟 大型建筑场所的需求,增加了对建筑承重的要求 圆弧形的拱:一方面能够增大建筑的跨度,承受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拱下可以形成更大的空间。 最早用在输水道上:塞哥维亚城Segovia的输水道。从筒形拱:一个圆筒形的拱(需要很厚的承重墙,光照不进来,不透气),发展成为十字拱(两个筒形拱以90度垂直的方式交叉在一起,可用柱子作支撑,无须承重墙,透光透气),为了解决十字拱的侧推力,将十字拱相连,形成了拱顶体系
柱式的发展 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在使用古希腊的柱式风格时,遇到了问题,主要有:1.柱式与拱券结构上存在矛盾;2.古希腊柱式与古罗马多层建筑的矛盾;3.古罗马巨大建筑的细部装饰矛盾 大建筑与柱式相融合 券柱式:在拱券结构的基础上,用柱式来装饰;
叠柱式:用多层叠加柱式的方法来支撑巨大的建筑,底层多立克,其上爱奥尼,再往上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巨柱式:直接把柱子做大
塔斯干柱式Tuscan order和混合柱式:对于柱式的装饰,包括檐口,柱头,雕刻,线脚的处理等。
穹顶 公元1世纪 一个拱券旋转360度而成,现浇混凝土技术 建筑整体性强,跨度大 万神庙
巴西利卡basilica domus 4世纪的古罗马晚期 由于基督教在欧洲普遍传播,人们也需要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可以聚集很多人的大空间。 普遍比较简单,内部经常用几排纵向的柱子把一个长方形的空间分成几条窄一些的空间,例如两排柱子将空间分成了三条,那中间的一条叫作“中厅”,最宽;两边的“侧廊”对称布置,窄一些。“中厅”比“侧廊”高,高出部分的两侧做出用来采光的侧窗。
在举行仪式的时候,教徒们要面向东方的耶路撒冷,所以圣坛在建筑的东侧,入口在西侧。
十字形,三短一长的“拉丁十字式”。到中世纪,宗教意味加重,慢慢成了当时小型教堂的代名词。
哥特式Goth 10世纪左右 国王和教会对建筑的要求:接近上帝。让身处教堂的人,无论是教皇/牧师还是信徒都能有一种“保送天堂”的感觉。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把教堂做高,越高越好,越高越接近上帝。 骨架券:框架结构,四个角做出拱券,石板架在拱券上。这样顶部的围护部分可以做得非常薄,既大大减轻了重量,也节省材料。
飞券/飞扶壁:解决骨架券遗留的最外侧侧推力的问题,把自身的结构暴露出来,重复实用产生一种向上韵律感
双圆心尖拱:将拱券做成两个圆心,从力学的角度,将侧推力变得更小,于是墙可以做得更薄,屋顶可以伸得更高。
彩色玻璃窗:圣经故事画,除了采光,还为了传播基督教。无法人手一本《圣经》,就将故事刻在教堂玻璃上。
骨架券第一次应用:1144年建成的法国的圣丹尼教堂
飞券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东拜占庭式教堂 4-15世纪 东正教的宗教仪式主要强调信徒们亲密和谐,所有教堂内的核心往往是一个穹顶之下的大空间。东正教把穹顶越做越大,越做越高。穹顶成了整个教堂的精神中心和视觉中心。 帆拱:优雅地连接圆形穹顶和下部多边形的结构
鼓座:为把穹顶架高,在穹顶和帆拱之间加一圈环形墙。
希腊十字:用四格筒形拱顶住帆拱的四个发券外侧,解决最外侧的侧推力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拜占庭灭亡和黑死病,人们开始向教权发起挑战。新兴资产阶级崛起,大量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遗迹被发现,《建筑十书》重新发表 矢形穹顶,柱式,拜占庭建筑风格得到发扬,学习和模仿古希腊和古罗马。哥特式遭摒弃 佛罗伦萨主教堂
“坦比哀多式” 15世纪 文艺复兴盛期,致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大气稳重的形态
穹顶
古典柱廊
柱式的运用
形象鲜明/标准的半圆形穹顶作为整个建筑的统率,结合柱廊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
美国的国会大厦
巴洛克 17世纪以后 16世纪后半叶,教廷重获话语权,坚决废除人文主义的建筑形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没啥新东西可挖了。建筑师们想创新。
米开朗基罗擅长雕塑,在设计建筑时会不顾建筑结构的逻辑而将大量的雕塑装饰手法运用其中,发展出一批粉丝。
教会越来越奢靡,相信上帝住在豪华的宫殿里。
堆砌装饰,让人“目眩”
雕刻充满教堂内部,分不清四面墙壁和屋顶的界线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大量使用镀金/象牙等贵重材料
大量使用“双柱”。
巴洛克:原意:畸形的珍珠,法国人起的。
枫丹白露宫内部
波洛米尼的圣卡罗教堂
法国古典主义 17世纪以后 法国随着皇权的发展壮大,在艺术上也需要一种风格用来配合皇权的强化。法国把自己比喻成当年辉煌的罗马帝国,建筑上也需要像当年罗马盛行的雄伟大气的风格。皇帝路易十四成立了各种艺术学院,在学校里,学生们只能画两种画:歌颂古代的英雄以及颂扬伟大的君主。颂扬君主的“伟大”,逐渐形成了法国独特的宫廷文化。 看重艺术中“理性”和“条理”
“系统”的美学标准,“规矩”和“套路”
总平面上往往采用对称式布局,轴线清晰;立面通常采用“横三纵五”的分段方式,强调立面构图的主次关系。
凡尔赛宫
卢浮宫
洛可可 18世纪 建造凡尔赛宫几乎掏空了国家。18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已经民不聊生。整个法国的上层生活糜烂。绝对君权时期讲究“威严”和“爱国”的基调已经不再受到关注,取而代之的是“轻柔”和“自在”的趣味。 以室内装饰为主
装饰风格倾向于自然元素,各种细密的植物草叶,贝壳的雕塑装饰
构件和物品的每个细节都是独一无二的,更像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非几何化的比例和对称。
给人一种很“娘”的感觉,粉粉嫩嫩
罗马耶稣会教堂内部装饰
古典复兴 18-19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以法国为中心,由对民主与共和的追求追溯到了老祖宗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共和)。法国建筑也产生了代表古典复兴的两种倾向: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 一大批仿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只不过建筑体量要比后者大得多。 巴黎雄师凯旋门
巴黎万神庙
大英博物馆
英格兰银行
柏林国立美术馆
浪漫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大资产阶级取代了皇帝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随手将曾经一起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与农民兄弟们丢在了一边,出现了一些乌托邦主义者,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宣扬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和谐世界。社会的底层痛恨“机器社会”对他们的压榨,进而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情绪,向往回到中世纪自由的田园生活,对工业大城市充满了排斥。英国的古代文化最悠久和最灿烂的,自然是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风格。 以寨堡为原型
摒弃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回到了以使用功能为核心的自由式布局状态
用原本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风格去装饰非宗教建筑的处理方案:整体“直冲天际”的动势,顶部布满了大量“尖尖的”塔楼,表面细密的浮雕,布满花纹的玻璃窗。
英国伦敦大本钟
英国曼彻斯特市政厅
匈牙利国会大厦
英国议会大厦
伦敦塔桥
折中主义 19世纪上半叶 以美国为中心。美国从建国一开始就不存在“贵族”这个阶级。新国家迫切需要一种能被广大资产阶级接受的建筑风格,而这种风格,首先是不能使用英国的哥特式,而法国代表皇权的古典主义和巴洛克也一定要避开,所以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将学习对象大致锁定在了共和国时期的古罗马建筑上。后来与欧洲国家之间矛盾缓和,于是美国放开手脚开始将欧洲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拼凑”在一起。 将欧洲历史上一千多年间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杂糅在一起的样式:
希腊的庙宇、双柱、柱式、穹顶
美国国会大厦
钢铁与玻璃 20世纪初期 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钢铁也开始在建筑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综合性能(抗拉、抗压、可塑性等)上均有较大的优势,例如可以把建筑建得更高,在跨度上也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局限。
出现了大量新功能的建筑:百货公司、集中办公楼、火车站等。就拿火车站来说,这种建筑往往需要超级大的内部空间。
用钢铁打造框架结构,
框架之间的缝隙用玻璃或砖根据采光等需要来填充
伦敦水晶宫
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下半叶以来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欧美国家纷纷进入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大城市的崛起速度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规划、交通、居住等复杂的城市问题。建筑作为其中的一环,也不得不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新技术新材料一波接一波地更新,它们与旧有建筑形式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功能需求作为首要的考虑,为大多数人服务
装饰上反对古典建筑的繁琐和堆砌
首次强调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提倡朴实的设计
运用哥特式风格手法
红屋
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将建筑的发展坚决地从古典中剥离出来的运动。早期还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后来逐渐发展至功能。 摒弃任何历史上的元素
“新风格”:当时以自然风格为主)模仿植物形态和花纹
喜欢曲线
“装饰即罪恶”
塔塞旅馆
德国魏玛工艺与美术学校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斯坦霍夫教堂
德意志制造联盟 20世纪初 由于当时的德国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所以制造联盟号召本国的设计师与工厂联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本国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筑必须与工业生产结合。 艺术和工业深度结合
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功能至上原则,全盘接受现代工业
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装饰
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德国科隆大展综合楼
高层建筑 19世纪末 1871年整个芝加哥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火灾,这场导致10万人无家可归的大火烧掉了市中心几乎全部的建筑。火灾过后,市政府开始着手城市的重建工作,由于市中心用地面积有限,又需要尽可能多的建筑面积,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建筑造得尽量高一些。 高层钢铁框架结构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
第一莱特尔大厦
温莱特大厦
瓜拉迪大厦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 这个流派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对机器时代拥抱得最彻底的一场的运动。认为速度、运动、战争的暴力才能代表未来的世界。 未来的城市一定是为大众服务
利用地下或地上架空的方式
用火车作为城市内部的交通手段
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构成主义 20世纪上半叶 发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将“结构”作为建筑的本质。 很类似工程结构物。 “第三国际”纪念塔
风格派 20世纪上半叶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聚集了一批来自欧洲国家比男的艺术家。成了一个一个艺术组织,提倡将传统的雕塑、建筑等元素“净化”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再利用这些基本的几何形体进行组合来产生新的艺术形象, 追求几何形体
对造型简化处理
乌德勒支的“施罗德住宅”
现代主义 20世纪上半叶 两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住房短缺的问题暴露充分。如何快速并且廉价地建造大量住房就成了各国政府最着急的事情。有人提出将建筑设计“标准化”,因为只有这样,大量的房屋构件才可以结合工业批量化地生产、生产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功能和材料决定建筑的形式。 框架体系+玻璃幕墙等多种风格

建筑作品

时代,地理位置,设计者,元素/特色,功能,意义

万神庙Pantheon

公元前27-25年,现位于意大利罗马。

罗马第一位皇帝屋大维Gaius Octavius Augustus为献给奥林匹亚众神而建。

  • 穹顶:古代欧洲跨度最大无梁圆拱,象征着“天”
    • 中央圆洞:建筑内部唯一光源,在4月21日,阳光能通过圆洞照亮整个建筑及入口处。这一天恰好是罗马建城日。
    • 内部布满凹龛:能减轻穹顶的重量,视觉上形成优美的韵律
  • 柱式:入口8根科林斯式柱子,三角形屋顶,有古希腊神庙的感觉
  • 集中式建筑
  • 壁龛:一圈墙体内有8个凹进去的空间,一个用作大门,七个用作目的。其中一个里面躺着拉斐尔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

建于公元72-80年,现位于意大利罗马。

古罗马后期,由于奴隶制的发展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的无业游民,为了安抚这些不安定因素,合理地诱导宣泄暴力,统治者建造了这座免费的公共娱乐设施。

  • 叠柱式:共四层
    • 底层:多立克柱式:象征男性,风格硬朗
    • 接着:爱奥尼柱式:象征女性,婉转轻柔
    • 接着:科林斯柱式:雕刻繁复
    • 顶层:科林斯的实墙
  • 券柱式:单纯的几何外形,丰富的韵律感

建筑十书

作者: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公元前一世纪,活跃于古罗马

  • 肯定人体与建筑美学的关系,举例:多立克柱式与男性,爱奥尼柱式与女性
  • 建筑的三大终极定律:坚固,美观,实用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Aya Sofya/Saint Sophia

始建于360年,历经三次重建,现为一座博物馆。位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

第三次重建于532年,皇帝查士丁尼一世Iustinianus I。目的:

  • 显示他对基督教的虔诚(笼络民心)。他选择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作为建筑的基本形式,因为巴西利卡是最原始的教堂形式。
  • 彰显自己的帝王决心。他看中了象征古罗马帝国极盛时期建筑典范的万神庙的超大穹顶。

难点:将大穹顶落在方形的巴西利卡上。

解决方法:使用帆拱,在拱的外侧,用四个巨大的墙墩和垂直方向的两个半穹顶来抵住侧推力。

经历:553年558年两次地震,859年大火,869年地震,989年地震,圆顶屡次遭到破坏。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从东正教被改为天主教教堂。1344年地震,又破坏了圆顶。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被改为清真寺,现在教堂周围四个高高的宣礼塔就是清真寺建筑的特征。

佛罗伦萨主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建于1296年,建筑师们:坎皮奥Arnolfo di Cambio,乔托Giotto di Bondone,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为了庆祝胜利,市民们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教堂。

  • 教堂的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式

  • 教堂的歌坛部分设计成了属于东方的集中式

    • 其上,想建造一个形象鲜明,举世无双的大穹顶来体现新政权的权威。

难点:做出一个完全暴露的大穹顶。建筑建得越高,穹顶造得越大,结构向两边的侧推力就越大。

解决办法:Brunelleschi

  • 采用矢形而非半球形,受哥特式的双圆心拱的启发
  • 穹顶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大大减轻了穹顶的重量,也从另一个角度减小了侧推力。
  • 教堂主体和穹顶之间垫了一段12米高的鼓座,为了进一步抬高穹顶。(拜占庭建筑手法)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

教会与人文主义的拉锯战

  • 1503年,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Giuliano della Rovere下令重建为了纪念圣彼得的圣堂。要求:空前绝后。当时教皇的御用建筑师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设计坦比哀多那位)担任总设计师。他是一名坚定的人文主义者。方案:建造一座正方形和圆形的大教堂,一个集中式的希腊十字式,完全对称。
  • 前任教皇去世,Bramante去世。新人教皇利奥十世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要求改回天主教的标准形制——拉丁十字式。任命拉斐尔Raffaello Santi做设计。
  • 16世纪上半叶,教皇保罗三世Alessandro Farnese任命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来主持大教堂的设计。Michelangelo主张
    • 恢复希腊十字式的集中式平面
    • 西立面设计了象征古典的柱廊
    • 穹顶:推进了一步,更加突出和饱满
  • 1564年,建筑师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建造了大穹顶周围的四个小穹顶,引入了拜占庭建筑的手法
  • 16世纪中叶,欧洲宗教战争,教会获胜。
    • 代表天主教的拉丁十字式重新被强制规定为标准建筑形式。建筑师卡洛·马代尔诺Carlo Maderno继续完成大教堂的建筑部分
    • 希腊十字的西侧被强行加上了一段巴西利卡
    •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西立面被拆除
  • 文艺复兴之后,教会聘请了巴洛克式大神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设计教堂全部内部装饰和教堂外西面的大广场。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

13世纪为了抵抗十字军东征而建设的一座城堡。现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北岸。

路易十四时期,对建筑进行改造。17世纪中期,宫殿的四合院形态基本建设完成,东面是一座皇家教堂。

法国宫廷邀请了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设计了一套巴洛克风格方案。

贝尼尼回国后,采用了古典主义方案,东立面最终的形态。

20世纪末,卢浮宫需要扩建,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由钢铁和玻璃制造的“大金字塔”和4个“小金字塔”,位于卢浮宫大院子中心。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

1661年动土。现位于法国巴黎凡尔赛。

路易十四为了集中控制大贵族们,将他们迁到这座宫殿中。后来为了方便,他干脆将自己的办公地点也迁到了这里。

  • 建筑整体属于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注重理性的比例与几何的运用
  • 由于当时巴洛克的影响,建筑内部的装饰也多为巴洛克风格
    • “镜厅”芒萨尔Monshall设计。他擅长将法国古典主义与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相混合。
  • 其中部分房间发展成了后来的洛可可风格。

整体概览图

概览图


Author: Fululu
Reprint policy: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used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CC BY 4.0 reprint policy. If reproduced, please indicate source Fululu !
  TOC